kaiyun开云平台·(中国)官方网站

您好,欢迎进入kaiyun开云平台·(中国)官方网站环保精工设备有限公司官网!

全国咨询热线

020-88888888

芯片王者的双向奔赴 联发科英伟达释放 “飙车”组合技太欣新材料科技

发布时间:2025-04-28 01:38浏览次数:

  国内各家车企已普遍达成共识,新能源上半场竞争是电动化,下半场则是智能化。上半场电动化竞争中,主要由电池、电机厂商竞争,而下半场智能化的较量,则是让芯片、算力、AI算法、软件等搭台唱戏。

  放眼今年的上海车展,也是各家新势力品牌占据C位,并且都在强调智舱、智驾、AI方面的升级体验。而在车企发力智能化的背后太欣新材料科技,由芯片厂商提供的智能化基石平台也变得愈发重要。

  联发科作为全球手机芯片市场份额第一的厂商,一出手就是王炸。去年发布了多款汽车座舱芯片,其中CT-X1是基于3nm制程打造,让其一举成为目前座舱SoC领域的顶尖产品。

  而在今年上海车展上太欣新材料科技,联发科又拉上英伟达继续开大,发布了3nm制程+双AI引擎的天玑汽车旗舰座舱平台C-X1,先说结论,这可能是车企在选择旗舰智舱平台时最无法绕开的选择。

  在介绍这款旗舰产品之前,我们不妨探讨一下已是全球手机SoC王者的联发科,为何还要分出精力切入汽车座舱平台领域,毕竟万物都有一样的规律,究其源,才能知其本。

  太欣新材料科技

  实际情况也并不复杂,虽然研究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数据显示,联发科手机SoC在2024年全球市占率34%高居第一,相当于全球每三部手机就有一部在用联发科Soc。手机领域已经独孤求败,新的领域联发科要继续“称王”。

  随着汽车加速向智能化转型,车辆智舱SoC需求也在大增,智能汽车也成为全球SoC厂商新的百亿美元级蓝海赛道,年度增长率高达两位数。

  并且,智能汽车除了智驾需求高算力的SoC外,高端车型的车机座舱不仅有副驾屏,还会有二排屏、HUD抬显、AI应用、车联网、高阶智驾乃至舱驾融合等场景,对高性能的车规级智舱SoC需求更为旺盛。

  而这也正好是联发科的优势。意识到这一点的联发科,早在2016年,联发科就已进入车用芯片领域,进行前瞻性布局。

  太欣新材料科技

  到了2023年,联发科天玑汽车座舱平台已出货超2000万台,厚积才能薄发,随后在2024年,联发科发布了全球首颗3nm制程的CT-X1汽车芯片,将手机的SoC领先实力,承袭到汽车智能座舱SOC。而在今年的上海车展上,联发科再次震惊汽车圈,天玑汽车旗舰座舱平台C-X1正式发布,就如同其制程一样,这一次,联发科协同生态伙伴,在计算架构与AI算力上再次做到跨代际的领先。

  官方给出的介绍为,天玑汽车座舱平台C-X1基于先进的3nm制程,采用Arm v9.2-A架构12核CPU,集成了NVIDIA最新的Blackwell GPU与深度学习加速器算力高达10.2 TFLOPS,整体AI算力高达400 TOPS,满足未来智能座舱对强大AI算力的需求。

  虽然听上去有些抽象,但如果从制程工艺、AI算力这两个方面来理解的线、制程工艺,全面领先行业:

  天玑汽车座舱平台C-X1基于3nm制程打造,也是目前量产SoC最为极限的工艺。作为对比太欣新材料科技,目前主流智舱平台制程普遍为7nm,5nm的也不多见,而联发科此次直接把手机端旗舰专属的3nm制程用在座舱SOC中,在全球范围将座舱芯片带入旗舰制程时代。

  同样采用3nm制程的联发科MT8678座舱平台,实测跑分超过186万,大幅超越骁龙8295近80%;

  现阶段智能汽车的智驾和AI应用都需要庞大的算力作为支撑,而天玑汽车座舱平台C-X1的算力性能,相较于目前旗舰座舱平台,领先优势比制程工艺更为夸张。

  本次上海车展有两个关键词,“L3”和“舱驾一体”,二者都对智能汽车的跨域数据、算力整合提出了较高的需求。

  两个芯片领域王者在车芯领域彻底完成双向奔赴,双方最擅长的计算架构互融互通,造就了可能是这个时代最好的舱驾一体融合方案。

  太欣新材料科技

  正如在车展发布活动上,MediaTek副总经理张豫台表示:“汽车产业的现阶段是智能化,AI应用将成为车企打造智能座舱差异化优势的关键。而MediaTek无处不在的AI技术,将全面推动智能体AI(Agentic AI)应用在智能汽车加速落地。”

020-88888888